医生,近两个星期我的肚子下方/腹股沟好像有肿块。我站起来和拿重的东西时,它会变大一点。睡觉后或躺下休息却又会不见。它虽然不痛,不过我总觉得肚子不太舒服。最近它越来越大,开始有一点痛了。我是不是有了小肠气?
什么是疝气?
疝气或疝,是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它能够发生在很多的人体位置但较常见的是腹部疝气。
常见的腹部疝气有腹股沟(俗称“小肠串气” 或 “小肠气”)直疝、斜疝、脐疝、白线疝、股疝、膈疝等。
患有疝气的部位通常会有肿块。哭泣、排便、排尿、腹部用力、咳嗽或憋气都会使它变大。病情轻者,特别是平躺或睡眠时,肿块能够自行消退,忽隐忽现。病情严重者,肿块会伴有疼痛、红肿及不能消退。
什么是腹股沟疝?
它是人体腹腔内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离开了腹腔,通过腹股部的薄弱部位,进入腹股沟管,甚至到达阴囊或阴唇,导致肿胀。常见的有:-
- 斜疝 – 发生在人体腹股沟处天生缺陷的间隙
- 直疝 – 发生在人体腹股沟处后天所产生的薄弱点
谁比较容易患上腹股沟疝?
- 男性比女性容易患上疝气。统计指出,在一生当中,有25%的男性曾患上疝气,但只有2%女性曾患上。
- 年龄 – 疝气可以出现、发生于任何年龄。早产儿患上斜疝的风险比较高。而斜疝通常在30岁前发病,直疝则通常在40岁后发病。
- 抽烟者
- 有家族疝气病史者
腹股沟疝有什么症状?
初期,腹股沟患病处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哭泣、排便、排尿、腹部用力、咳嗽或憋气都会使它变大。站立,腹部用力可也诱发肿块的出现。病情轻者,特别是平躺或睡眠是,肿块能够自行消退,忽隐忽现,退回去时常会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也可能伴有腹股部的不舒服。
然而肿块可以变大。腹腔内组织器官能够脱出,进入腹股沟管,达致阴囊或阴唇,导致肿胀。病情严重者,肿块会伴有疼痛、红肿及不能消退。
腹股沟疝会引起什么并发症?
腹股沟疝能引起:-
- 嵌顿性疝 – 腹腔内的大网膜、脂肪或肠脱出而被卡着,不能退回腹腔内,持续肿胀,伴有疼痛感,可以引起更严重的疝气并发症。
- 肠阻塞 – 由于肠子脱出,进入疝囊,受制于疝环挤压,导致肠子局部或完全阻塞,而危害患者性命。
- 绞窄疝 -是疝的最严重类型,是由嵌顿疝发展而来。疝嵌顿时,由于疝环压迫,疝囊内容物(如大网膜、肠)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导致动脉供血减少甚至停止,则发展为绞窄疝,疝内容物会相继发生缺血坏死、穿孔、腹膜炎等。
疝气危险的病症
- 在患处产生红肿及/或疼痛
- 患处突然产生疼痛,持久而且愈加疼痛
- 疝患者突然不能排便或排屁,感觉阻塞、肚子肿胀
- 恶心、呕吐、发烧
腹股沟疝的鉴别
医生能够从病患的病史、病症形容、身体检查及临床特征来鉴别病患是否患上腹股沟疝。假如必要,或病情特殊,医生会进行特别的成像检查,例如超音波或断层扫描。
腹股沟疝的治疗
疝是人体的薄弱间隙、缺损而造成,而且会引起并发症,所以它必需趁早修补及治疗。要根治疝和避免疝的并发症,手术修补是唯一方法。
在手术当中,医生会通过将缺损组织周围缝合修补疝环口。通常会使用人工合成的网片来增强腹股沟组织和避免疝的复发。
手术后的康复会因人、手术创伤和手术的种类而异。手术修补能分为两大类:-
腹腔镜疝修补术
与传统的疝修补术不同,现今的疝修补术只需要一些微小的切口。然後医生会从切口中插入由微型腹腔镜引导的微细管状仪器,完成疝环修复,关闭疝囊及植入人工网片。微型内窥镜的创伤非常小,如果一切顺利,病患通常能很快恢复(1-2天)。如果病情或病患的体质导致手术困难,医生有可能会把手术转换成传统的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病患的体质和病情以及腹腔镜手术的困难都是医生采取此手术的原因。医生必须在病患腹股沟患部开一个切口。然后从切口中确认和理清疝环、疝囊及疝囊内组织,从而完成疝环修补、疝囊关闭及人工网片植入。由于伤口较大,病患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如何避免患上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的成因是因为腹股沟天生的缺损间隙,所以它并没有避免的方法。但是人们却能够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不抽烟来避免腹股沟直疝的发生。
要避免腹股沟疝的恶化或修补手术后的复发,病患需要:-
- 避免或减少抬起、举起过重的东西
- 采用正确的姿势来抬起、举起东西
- 避免便秘
- 保持健康的体重
- 不抽烟